水渠上的老汉发表时间:2019-09-09 09:58作者:熊小娅来源:中国水利报
如果你要问我水利人是什么样子的,那我一定会回答你:润泽清灵、澄明干净,因为,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;如果你问我水利人有哪些品质,那我一定会回答你:定向守道、执着忠诚,因为,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。
还记得1998年的那场洪灾吗?那一年,我刚好出生。那一年南方受洪涝灾害严重,我们老家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。据妈妈口述,那场洪水将邻居家的房子一秒吞噬,“尸骨无存”,路不再是路,而是一条不可逾越的“红河”。同样,那场洪水也几乎带走了当时老家的所有整一年的收成,一眼望去全是断壁残垣,满目萧条……
正是从那时候起,我们老家的政府开始规划兴修水渠,虽然比不上那些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,但是它却解决了我们当时那个地方所有百姓的水患安全问题。也是从那时起我记忆中的那个“老汉”就已经是众多水利人中的一员……
我上学前班时,水渠开始动工。那个老汉自修建水渠时就开始在那个庞大的队伍里工作。他就是我们的邻居,洪水吞噬的房子是他的。也因为那场大水,他变成了单身汉再无家人。为了不再让洪水肆虐,修建水渠时他最积极,每天最早到工地却最晚离开,不说话,只干活儿,当所有人都在家午休时,只有他顶着炎炎烈日光着膀子穿着个破洞的解放鞋在搬石头、背水泥、和砂浆。我记得他来我家讨水喝的样子,脸上的皱纹好像形成了一道道深刻的沟壑,汗水就从那沟壑中缓缓滑下,黑发中掺杂着的银丝被毒辣的日头照得有点儿刺眼睛;当所有人都在我家门前躲雨时只有他一个人在手忙脚乱地收捡工具。我知道,那时他心里憋着一口气, 仿佛只有把水渠修好了,他才咽得下去。每当这时我妈都会说:“ 去喊伯伯来避一下雨。”然后我就会尖着嗓子站在我家的门]槛上喊道:“伯伯, 快来快来,大雨来啦!”那时他总会一-脸慈祥地微笑着回道:“好嘞, 来咯!”然后不急不缓地走进我家牛棚旁边的小凳上躲雨。记忆中,修水渠那段时间他好像从来没有进过我们的家门,不知道为什么……
后来水渠越修越长,修过了我的家门,也过了很多个河流交汇的地方。偶尔我放学路上遇到他收工还可以爬上他的背“载”我一程。虽然干的都是接触泥巴的活儿,可是他的衣裳却很干净,我趴在他的背上居然闻不到一点儿汗味儿,粗布外套上没有一个泥巴印子。大半年后,水渠终于修到了终点。它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我们老家的水患,也成为了那个地方淳朴农家的供水沟渠,并且几十厘米宽的水渠,还成了我回家时常走的一条路。
水渠修好后老汉并没有罢休,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修好后就再不管它了,反而是经常拿着一把弯刀在那水渠上走走停停,时而砍一下渠边的树枝,时而挑-挑堵在水渠里的杂草,-走便是大半天。偶尔要是看到水渠哪个地方被滚落的石头砸破了,他会提着当初剩下的水泥再补一补。
我记得他平时的眼睛浑浊中时常泛着几根血丝,好像时常都水汽氤氲的样子,眼神涣散,看起来毫无生气,我那时心想可能是酒精的作用吧?可直到有一天,我失足掉进了水渠里,被大水一路冲着往下。我拼了命伸手去抓水渠的边缘,可是青苔太滑根本无法自救。就在我无助的时候老汉一把将我从水渠里提“了起来,惊慌失措的我当时在他的眼里好像看到了一团火,那是我认识他以来在他眼里从未见到过的火焰,好像突然什么东西点燃了他的斗志,眼神里充满了炽热、焦急与希望。那团火一直烧到我的心里,至今未退!我的额头在水渠上磕破了皮,他用他的粗布外套裏着将我抱起来一路狂奔把我送到妈妈手中。回家之后我才知道,我掉进水渠被沖走时他在水渠上巡逻,追着我跑了一路才把我给拦下了,也是那时我才知道,我不是他救的第一个孩子……
转眼间十几年已经过去,老家模样变得天翻地覆,以往的泥路已经改成水泥路,比以前更平坦、更宽敞,人们也很少看到当年那些熟悉的面孔。唯一不变的是那个老汉依然还在那条水渠上游荡,虽然走的频率少了、走的路程短了、步履也开始蹒跚了,但是十年如一日,他一直坚守在那条他亲自参与修建的水渠之上,无欲无求,无怨无悔。他-直在用他的方式守护着那条水渠,守护着我们的老家,也守护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安宁……
我为什么说水利人是澄明干净的?因为我在老汉身上看到的精神就是澄明干净的。他的心就跟他的粗布外套-样,虽然饱经风霜但是依旧干净澄明,依旧心怀善良,心系我们整个老家的人民。他的那种干净体现的不但是一个普通人的淳朴, 而且是一种无欲无求、甘愿付出、不染丁点利益的干净,是一种正气和大无畏精神。
我为什么又说水利人的精神是定向守道、执着忠诚的?因为老汉的坚守,保持水渠的畅通,保证水流的正确方向,体现出的是一个水利人默默无闻的奉献和牺牲。他的守候十多年如一日,初心始终未变,这体现出的就是对水利事业的执着和忠诚。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快速发展、物质丰富的当下所缺少的一种对理想的坚持和对事业的忠诚。一个普通的一无所有的老汉,将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献给了这条不大不小的水渠,体现的是他对这个社会的主动作为和担当!
老汉没有大禹治水那样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,也没有李冰父子开山凿石治岷江那样气吞山河的气魄,但是他勇立潮头,用他的双眼去挽留每一抹绿色,用他的双手去耕耘每一株庄稼,用他的双脚去丈量那里的每一分土地,用他仅有的后半生去守护住我们这一代人的净土。 老汉当年参与修建的水渠,经历十多年的风雨洗礼依旧畅通 黄真花摄
(文章已注明出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侵权或有异议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谢谢关注) |